提升您生存质量的“通心公式”

许金声


我所发展的值得普及的关于通心的一个最重要的理念,可以用“通心公式”来表达。这里所谓的“公式”,是借用自然科学的概念,指对于可以普遍适用,可以反复被印证的行为模式的表述。这一公式的意义在于:人们的烦恼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都是由于人际关系出了问题或者说有一定问题。而人际关系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当事人与某人或者某一些人不通心。所以,只有通心才是解决大多数烦恼的根本途径。如果您学习并且掌握了这一公式,您的人际关系就可以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也因此不断提高。


通心公式:

真正的X是通心,不通心的X是Y。

(“X”等于积极的交往行为;“Y”等于引起的负面的情绪或者状态。)


这一公式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运用这一公式?


通心公式的运用

例如,广州的王女士是单亲家庭。她有一个女儿是大学生,在北京的一个大学读书。她的苦恼是女儿自从读书后,很少和她联系,不给她写信,不打电话,甚至放寒假过年也不回家,宁愿呆在学校。以前她对女儿严格要求,要求刻苦读书,甚至不惜用体罚。她认为自己非常爱女儿,自从离婚以来,她含辛茹苦,在物质生活上对她照顾非常周到。多年以来为女儿耗费了许多精力,为她请家教花了不少钱。但现在女儿却是这样,使她非常委屈、失望。她埋怨女儿没有孝心。

那么她女儿的感受究竟如何呢?

她女儿的感受是矛盾的,多年的严格管教使她很不舒服。一方面,她对母亲充满了怨恨,另外,她对母亲还有一些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也影响了她在学校与老师的关系。她的一门重点课程的老师很有学问,但风格严厉。这位老师的性格使她很不舒服,使她想到自己的母亲,以至于她不想上这门课,造成她这门课程不及格,需要补考。于是,寒假到了,尽管母亲多次来信催她回家,但她不想看见母亲。她不想看见母亲的原因在于,她一想到母亲就有很多不舒服,母亲对她管得太多,包括非常关心她现在谈恋爱的情况。于是,她决定寒假就在学校里过,一方面他需要补课,一方面正好报复一下母亲(至少在潜意识里有这种想法)。当然,她这样决定后,有时候又会升起一种内疚情绪,因为她也知道母亲为她付出了很多。于是她又感到矛盾。但矛盾之后,还是对她母亲的反感占了上风。

这些情况,可以用通心公式来描述,这样无论对王女士,还是她的女儿,都有助于他们觉察自己。

对于王女士,她原来觉得自己是在为女儿好,是爱女儿,这是积极的行为。那么,套入公式,X==爱女儿。但她“爱”的结果,实际上对她自己造成的后果却是自己的委屈、失望还有埋怨。


这样,套入通心公式:

公式:真正的X是通心,不通心的X是Y。

(“X”等于积极的交往行为;“Y”等于引起的负面的情绪。)


套入后就是:

1、对王女士而言

真正的对女儿的“爱”是通心,不通心的对女儿的爱是引起自己的委屈、失望还有埋怨等。

2、对于王女士的女儿而言

关于王女士的所谓“爱”,她实际体验到的是怨恨、恐惧、厌烦、内疚等。

这样,套入公式后就是,真正的母亲的“爱”是通心,不通心的爱是引起自己的怨恨、恐惧、厌烦、内疚等。


学员运用该公式的一个例子

在一次全人心理学工作坊上,在讲了“通心公式”以后,YQ女士给出了这样的例子(事件):

因为自己学习心理学后,感到非常受益、成长很多,就希望爱人也跟着学,于是推荐他看自己觉得非常好的一些书,并且按照自己认为好的做法去教育孩子。但这样强加于人的后果是,因为爱人的兴趣不在这里,使其很有压力,有时不得不敷衍我,使双方有时都会感到烦恼。


她套入公式:

真正的推荐爱人学习是通心,不通心的推荐爱人学习是使他有压力,不得不敷衍我,使大家有时都会感到烦恼。

我的助手彭老师这样点评:

(颜色表示说明:用“绿色的“等于是积极行为的词,用“灰色的”等于是负面情绪或状态的词。)

YQ女士自认为积极的行为有:希望、推荐、教育

现举例“推荐”这一积极行为进行检验:

YQ女士推荐丈夫学习心理学的做法是积极的行为,可是丈夫没兴趣,这给丈夫带来压力,让丈夫有一种被强加的感觉,由此增添了烦恼等不舒服负面情绪和状态;同时,让自己感到好心不被丈夫理解、接纳,有一种被丈夫敷衍的感觉,由此产生烦恼等不舒服等负面情绪和状态。

通心公式检验:(丈夫)

YQ女士真正的“推荐”丈夫学习心理学,是需与丈夫通心,不通心的“推荐”丈夫学习心理学,给丈夫带来的是压力、烦恼

同时检验:(自己)

YQ女士真正的“推荐”丈夫学习心理学,是需与丈夫通心,不通心的“推荐”丈夫学习心理学,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是不理解、接纳,有一种被敷衍的感觉,让自己也产生了不舒服等负面情绪和状态。

结论:

YQ女士所谓的积极行为“推荐”是无积极效果的、不通心的行为。凡不通心行为都会给对方、双方或多方带来烦恼甚至心灵创伤。


大家可以发现,该公式的作用就在于纠正在交往时我们不通心的行为,使我们在实施所谓“积极行为”的时候,尽量做到通心,从而具有真正积极的效果。

这一公式,也可以帮助大家理解“通心”的拨乱反正的巨大意义。它能够检验所有的积极的交往行为。这一公式,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了解与自己交往的人。

如果您读这篇文章有一些费解,那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是与您的体验密切结合的。如果是在工作坊上,我就不会这样来讲了。我会根据工作坊进行的情况,在大家有了一定体验后,自然而然地引出这一公式。与学员们的当下的感受以及具体的经历相结合,这公式就容易理解了。

全 人 心 理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