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哪儿逃?往哪儿逃,能摆脱身内的不幸, 即使漂流到越来越遥远的地方, 不论逃到哪里,它还是缠身, 这毒害着生命的恶魔似的思想。 然而人们还在虚假的欢乐里沉睡, 我所厌绝的他们都感到够味; 呵!愿他们在好梦里多留几天, 不要像我般苏醒梦回! 以上是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作品。拜伦个性独特,自由不羁。他所谓“身内的不幸”,应该是指他对于当时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觉察、厌倦,不愿意随波逐流的愿望。他的“苏醒梦回”可以看成是“出离心”的雏形。 所谓“ 出离心”,原是佛教词汇。有人在百度百科上解释:“为解脱轮回苦,灭尽诸烦恼(再简单点就是:离苦得乐)之意,出离心基本上是希望从娑婆世界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娑婆世界被称为苦海是因为它有存有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生命体,并且含有有情的生命和无情的器世间,从佛陀的谛观,三界的众生都感受到苦,所以在他开悟后第一次的转法轮时就讲述四圣谛法。”——简单说就是“离苦得乐”之心吧。 我不知道这个概念出自哪里,原文是什么意思,但我感觉汉传佛教“出离心”这个“出离”用得很有深意。 全人心理学也使用这个概念,但赋予了似乎更生动的含义,更多地是从在真心追求成长的情况下,对于已经有的人际关系的态度。 “出离心”可以看成是属于成长意识。我们要成长,要解放自己的潜能,必须处理自己的烦恼、心结。或者说,我们要活得更加自在,必须有意识地成长、解放潜能。 我们的心结中最重要的是原生家庭形成的心结,包括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的心结。在新生家庭,即与配偶、孩子关系的心结的重要性要次之。 我在工作坊和个体咨询中发现,当事人在接受心理辅导期间,为了更好地成长,与家人、配偶先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必要的。 也就是说,那些亲密关系的纠缠,是形成心理情结的原因。成长不是一次完成的,如果当事人的能量还没有解放,没有增加到一定程度,即使经过了处理,会被拉回去一些。因为一次不可能处理完所有的问题。或者这样来解释:每一次的处理,都会让当事人的觉察力增加,从而觉察到以前觉察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本来就是存在的,但由于以前麻木,而没有感觉。 保持适当的距离包括: 1、分开居住; 2、控制交往次数; 3、避免交往冲突。 …… 保持到时候合适?直到真正能够通心的时候。不能够通心,宁可保持沉默。因为沉默至少可以少一些纠缠。 在此之前,应该把成长放在第一位。保证成长的时间和条件。 大数人经过处理后,都会好很多。以全人心理学工作坊为例,有的案例甚至过了两年才做第二次个案。 这是由于做个案扩大了舒适区,当事人忘记了,忽视了继续成长的必要。 出离心是不容易的。因为独立意味着减少依赖。不少人都有一种习惯性的懦弱,不敢承担自己的命运。但走向独立,学会通心是唯一的道路。 暂时的疏远是为了真正的、真诚的亲密。那些以种种借口黏在一起,不保持一定独立性,实际上是分离的恐惧,失去依赖的恐惧。 在工作坊上,我常常打一个比喻:几个人都溺水,在水中紧紧抱在一起。大家在一起即使还可以苟延残喘,早晚会被淹死。如果您要帮助他们,如何帮助?先帮助一个人。把他从他们分离开,解救上岸,使他强大,再救另外的。或者在他强大后,让他去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