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中立”吗?这里的“中立”,指的是著名心理学家霍金斯的能量级别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层级。它的标度值是250。了解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人格发展状态,心理健康水平。 霍金斯说:“当我们达到我们称之为‘中立’的层级时,能量变得非常正面,因为它是从较低层次的关系结构中被释放出的。在250的能量层级以下,意识习惯于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看待事物,观点刻板固执,而这是在这个复杂、多样的世界(而不是黑白分明的)成长的一个障碍。这样的立场观点容易导致两极分化,而两级分化又反过来引起对立和分裂。就像在武术中,僵硬的姿势易受攻击,不能弯曲的地方,又会容易骨折。超越这些耗散能量的障碍或对立,中立允许灵活性和非评判性,看问题客观实际。‘中立’意味着相对来说对结果不太在意;即使不能随心所欲,也不再觉得沮丧,将其视为可怕的挫折。 处于这一层级的人或许会说:‘好吧,即使我得不到这份工作,我还能找到其他的。’这是内在自信的开始,感觉到了自己的力量,就不会轻易被吓倒。他不会被动地去证实任何东西。他们对于生活没有过高期望,人生本来起起伏伏,只需学会从容应对,大体上就是不错的。这就是能量层级为250的人的生活态度。 ‘中立’的人有幸福感,其特点是有自信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这是一个具有安全感的层级。中立层级的人很容易相处和交往,因为他们对冲突、竞争或者犯罪不感兴趣。他们内心舒适,情绪稳定。他们的态度公正客观,也无意控制他人的行为。与此相应,由于他们看重自由,所以也不易受人控制。” (大卫·R· 霍金斯:《意念力——激发你的潜在力量》,第37页,李楠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9月。以上的译文根据英文原文有一定改动。) “中立”在霍金斯的著作Power vs Force的中译本《意念力——激发你的潜在力量》中译为“中性”,其英文是neutrality。还有人把它翻译为“淡定”。这似乎难以和后面的“平和”区分开,我认为译为“中性“中立”都可以。“中立”更合适。 应该说,有不少人都体验过或者已经达到这种“中立”的层级。我以为,对于从事心理服务工作的人,这是一个起码的能量层级。当然,我们允许日常生活与工作状态有一定差异,至少心理服务工作者在工作时,能够到达这个层级。 “中立”也就是做到“通心”所必须的能量状态。也就是说,合格的心理服务工作者必须是“通心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运用通心的黄金三要件:即清晰自己;换位体验;有效影响。如果没有“中立”,立场就难以有基本的清晰,就做不到起码的换位体验和有效影响。在达到这个中立的能量层级后,很难再受自己的负面情绪,例如愤怒、悲哀、委屈、恐惧、内疚等影响,其状态开始变得情绪、活跃。低于250的能量级别,意识是多少趋向于分裂和刚性的,在中立的能量级,意识则是灵活和无分别性的,能够比较放空地、客观地看待和对待现实中的问题。到了这个能量级别,意味着对做事情的结果有相对超然的态度。 如何衡量心理咨询、心理服务的效果?就是让当事人的状态向中立这个层级上升。在全人心理学·通心工作坊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个效果。 由于当今鸡汤书籍、媒体、“灵修”文化流行,它们也大肆宣传“中立”、“淡定”、“想得开”“宽容”等思想,结果熏陶出了不少“假中立”的人。他们知道了中立的重要性,于是便在生活中尽量压抑自己的情绪,使之麻木、隔离。其实,他们这些情绪并没有得到处理,至少压抑了。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所触发,甚至来一个总爆发。鉴别是不是真正中立的方法:1、如果你的负面情绪会被激惹,例如,与家人吵架,忽然不舒服,甚至忽然爆发等,就没有达到中立。2、如果你在需要甚至必须做到通心的时候,仍然不能够做到通心,也没有达到中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