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与“他心通”究竟有什么关系?由于我提出了“通心”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撰写了四本关于“通心”的书,其中有三本已经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尤其是我大量举办“全人心理学·通心工作坊”,以及培训 “通心辅导师”,时不时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通心”与佛学的“他心通”有什么关系?还有的人,把“通心”与“通灵”等做错误的联想。我在《通心的理论与方法》等书中,已经谈到了“通心”与佛经中关于佛陀“捻花微笑”的典故等关系,并且做了发挥。但关于“通心”与佛学中“他心通”的关系,还没有更详细地思考和论述过。涉及到“他心通”论述到佛经应该有不少,下面搜集到了一些,我的思考和体会在每句话的下面。总的来说,可以看出,如果去掉佛教中神话的部分,通心的理论和方法与佛学中的“他心通”是相通的。南怀瑾先生认为,佛教的“他心通”并不神秘。“他心通”是人人具有的潜能,是可以修炼的。但有“他心通”,并不等于已经开悟。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 “他心通者。一念能知三世一切众生心念所欲。” No. 1739 新华严经论 (卷18) T36, p0839c ——许金声:通心理论是一种是以心理学为主的跨学科的理论,不是一种宗教。尽管通心理论也从世界主流宗教中汲取了大量的养分,但它是讲究实证性、可操作性、可验证性、精确性等的。关于佛学关于转世、三世等说法,我一直持开放性态度进行学习和体会,但并不在通心理论中涉及和讨论。或者说,通心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今世”的人与人的关系,即我们与我们所认识的其他活着的人的关系。在广义的通心理论中,我们也把一个群体、组织以及社会的心理作为通心对象来研究。例如,我所提出的“普遍人格”的概念。至于“他心通者。一念能知三世一切众生心念所欲。”这段话,可以理解为成佛者对于人类心理的认识,或者说关于人类心理普遍规律的掌握。我研究的“通心”的概念,不仅包括了解、知道他人,而且还包括用有效的方法影响他人。或者说,是完整的“渡人”的行为。
“修他心智者。若于深禅定中。发他心智。即能知六道众生心及数法。种种所缘念事。是为他心通。” No. 1925 法界次第初门 (卷3) T46, p0678c ——许金声:如何修“他心通”?南怀瑾先生也专门谈到过这个问题,就是修禅定。不过,就我的通心理论看,完整的通心行为,必须满足“通心的黄金三要件”,即:1、清晰自己 。2、换位体验。3、有效影响。修禅定,主要是在“清晰自己”这个环节,只是主体性,还不是“主体间性”。 他心通中一切众生心心数法悉如实知。问曰。此通为直知心。亦知所缘。依如毘昙唯知他心不知所缘。若知所缘则前人作意攀缘我心。我缘彼心便有自心变照之过。故唯知心不知所缘。 No. 1851 大乘义章 (卷25) T44, p0863a ——许金声:这里提到“毗昙”是什么意思?(佛学术语)Abhidharma,巴Ahidhamma,是“阿毗昙”之略称。新云“阿毗达磨”。译曰“无比法”。新翻“对法”。是三藏中“论藏”的总名。然而“毗昙”之名广义上来说是大小乘论藏的通名,因而“毗昙”经常指小乘萨婆多部(即说一切有部)的论藏。如《阿毗达磨发智论》,《六足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之诸论而言“毗昙”。总即别名也。因之此论旨名毗昙宗。即小乘二十部中之萨婆多部也。天台净影等古师,常对于成实宗而称毗昙。(《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整句话有待进一步学习、推敲、体会。
他心通中不同有七。一上下不同。依如毘昙有三种度不知其心。一者人度。下人不知上人之心。二者根度。钝人不知利人之心。三者地度。在下禅地不知上地禅定人心。成实法中唯说人度及与根度不说地度。成实所说滥同大乘。大乘所说诸佛菩萨依下发通。亦能知于上地人心。二宽狭不同。声闻缘觉极唯知于一三千界众生之心。诸佛菩萨能知一切。三顿别不同。诸佛菩萨顿能了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二乘不能。四麤细不同。声闻缘觉但知凡夫小圣麤心不能及细。诸佛菩萨所知微细。乃至佛心亦能知之。五迟速不同。诸佛菩萨于一切心欲知即知。二乘不能。多作方便方乃知之。六虚实不同。诸佛菩萨所知不谬。二乘不尔。所知容谬。七时分不同。声闻缘觉但知现在众生之心。诸佛菩萨能知三世众生之心。他心如是。 No. 1851 大乘义章 (卷25) T44, p0860b ——许金声:“有三种度不知其心。一者人度。下人不知上人之心。二者根度。钝人不知利人之心。三者地度。在下禅地不知上地禅定人心。”极有启发。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即是“渡人”,必须有比案主更多的修为。相对来说,应该是“上人”、“利人 ”、“上禅定人”。
修他心通亦三种道。一方便道。亦先入定。次观他心测其心想。如是多返名方便道。二无碍道。由前方便熏发之力入定发慧。一无碍道断障通壅三解脱道。无碍道后一解脱道证除彼障。后时欲知他人之心即能知之。 No. 1851 大乘义章 (卷25) T44, p0859b ——许金声:这里的“三种道”,恰好对应“通心的黄金三要件”,即1、方便道。——清晰自己,换位体验 。2、无碍道。解脱道。——有效影响。只是分法有不同而已。
云何诸佛菩萨知心差别智通。谓佛菩萨以他心智。遍知十方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他有情类。若有缠烦恼心。若离缠烦恼心。若有随缚有随眠烦恼心。若离随缚离随眠烦恼心。又遍了知有染心邪愿心。谓诸外道心及有爱染心。又遍了知无染心正愿心。谓与上相违心。又遍了知劣心。谓生欲界诸有情类。下至一切禽兽等心。又遍了知中心。谓生色界诸有情类诸所有心。又遍了知胜心。谓生无色界诸有情类诸所有心。又遍了知乐相应心苦相应心不苦不乐相应心。又能以一知他心智。于一有情如是所有。如是体性。如是品类。如是行相。如是分齐心起现前。于一念顷并如实知。又能以一知他心智。于多有情如是所有。如是体性。如是品类。如是行相。如是分齐心起现前。于一念顷并如实知。又佛菩萨此他心通。知诸有情诸根胜劣。知诸有情种种胜解。知诸有情种种界行。随其所应能正安处趣涅盘宫种种正行。当知是名此所作业。 No. 1579 瑜伽师地论 (卷37) T30, p0494c ——许金声:主要是指佛、菩萨能够了解众生的各种各样情况。 又如有二知他心者互相知心。虽彼二人不往相问。汝云何知我心。亦不相答。我如是知汝心。而彼二人由串习力。得如是同分智互相知心。有情亦尔。由串习力。乃至广说。此中知他心者。谓得他心通者。如彼二人虽不相问亦不相答。而由串习力。得如是同分智互相知心。乃至百踰缮那外亦相知心。有情亦尔。虽无真实补特伽罗。乃至广说。 No. 1545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 (卷12) T27, p0056b ——许金声:佛教的所谓“串习力”,是指通过某种事物和行为的连续熏染,使另一事物和行为发生变化。修行的目的,就是通过智慧的熏习,修出智慧的串习力。这段话说的是修行者之间,可以通过修行,修出“心心相印”的状态。
他心通。能知彼人心行差别故。 No. 1604 大乘庄严经论 (卷13) T31, p0660b ——许金声:这个地方不是说有分别心,而是指能够区别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差异,才是“他心通”。例如,对于双胞胎,一般人难以看出内外的差异,有他心通者,很快就能够看出。 诸有欲修他心通者。先审观己身心二相。前后变异展转相随。后复审观他身心相。由此加行渐次得成。成已不观自心诸色。于他心等能如实知。 No. 1562 阿毘达磨顺正理论 (卷76) T29, p0753b
——许金声:从通心理论看,强调的是通过清晰自己、了解自己,来了解他人。
此多发知他心通。既藉色知心。 No. 1911 摩诃止观 (卷18) T46, p0130a ——许金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他心通者。有三种因缘所得两是方便。一是正道方便。二者一因天耳。二由天眼。因天耳故。闻觉观声。由此声故。得知他心。依天眼能见他肉心孔中有水水相。若黑则知痴。生黄则知贪。赤则知瞋。青白则知善。见缥色时知是无记。因于耳目方便故。比知他心。次正道者。若欲得他心通。须缘自心。先修观行。不用现在心观现世心自体不得一时见故。以现在心能观过去心。何以故。可追缘故。从远至近。次第向后。初则观无量念。如是渐渐至一剎那。乃至灭一剎那。于自心观中而得自在。然后取前人心作自境界。以修观行。初入观时。须作愿心。起要期意。先须假想观前人身身相具足。如是遣析除皮肉骨三相都尽。唯余心在。细细修习。缘前人心。随其利钝。远近奢促。自能彻见。如彼所缘。我皆能见种种诸心故。如他圣心。虽过六根境。亦能得见。如来法身亦复如是。虽非六识所见由方便正行。所以能见。故知是有。不得同无。 No. 1610 佛性论 (卷3) T31, p0804a ——许金声:此说法把“天耳通”、“天眼通”与“他心通 ”统一起来了。“依天眼能见他肉心孔中有水水相。若黑则知痴。生黄则知贪。赤则知瞋。青白则知善。见缥色时知是无记。”可以理解为象征和意象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