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人需要层次论看“开悟”

什么是“开悟”?“开悟”与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开悟”之后会有什么情况?“开悟”与人的需要层次的满足有什么关系呢?

所谓“开悟”,是一个有各种各样解释的概念。我所理解的“开悟”,简单来说就是“明心见性”,也就是对自己的“大我”、“真我”有切实的发现和体验。“开悟”是一种心灵成长的特殊的关键的时期、时刻,在这个时期、时刻,我们的心理活动状态在认知、情绪二方面都有重大意义的变化、发展,伴随这些变化、发展,我们的意志、行为甚至人格常常也可能有一定变化、发展甚至转化、飞跃,人格力量大大增加,能量状态大大提升,我们行为的效能也大大增强 。

大卫·霍金斯在他的能量级别理论里,把“开悟”定义为一种最高的能量级别。他的定义并不影响本书对于“开悟”的解读。

“开悟”令人向往,但正因为如此,在它的周围,弥漫着一些迷雾,引起了诸多困惑。

全人需要层次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驱散这些“开悟”的迷雾。

有不少人都自称自己有开悟体验,但并不一定能够清晰地说出这些体验让自己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全人需要层次论尽量消化和涵括人们关于“开悟”的理解和体验。它试图从更大的人类成长和发展的系统来看“开悟”,既保留了一般人理解的“开悟”的特点,又不至于让人们不切实际地对“开悟”抱有幻想。从全人需要层次理论看,“开悟”体验最多是一种大我实现需要满足短暂的闪光,在那个时刻人们达到了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过的高度。

“开悟”的局限性在于,它往往只是意味着人们认知状态暂时的改变、认知水平的提升,这种改变和提升常常伴随愉悦的情绪体验。“开悟”,并不意味着人们的生活形态本身发生了变化,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实际的生活中有新的稳定的人格状态以及生活模式,或者说,在有“开悟”之后,“大我实现需要”就一直保持为“优势需要”。全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们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种一劳永逸的状态之中。只要是人,他的状态就会在生活中就有或多或少的波动。

关于“开悟”,美国佛教修行者兼心理学家杰克·康菲尔德在《狂喜之后》这部著作中有详细的、富有创造性的论述。

关于杰克·康菲尔德,胡因梦认为:“西方社会里能身兼传统学问僧与实修僧双重身份的精英,寥寥无几——譬如肯·威尔伯、拉姆·达斯、迈克尔·墨菲、罗杰·沃尔什、艾伦·沃茨、约瑟夫·戈德斯坦等人,杰克·康菲尔德可以说是其中最擅长说故事,语言平易近人,又能恰如其分地传达灵修奥义的博学的说法者,他也是将南传佛法介绍到西方的重要法师。”

杰克·康菲尔德在《狂喜之后》里阐述的中心论点是:“开悟的确存在。人确实有可能证悟而体验到无边的自由和喜悦,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心灵融入永恒的恩宠中——这些狂喜经验比你想象的来得常见,它们并非遥不可及,同样的,它们也不会久留。悟道和觉醒让我们窥见了世界的实相,它们带来心灵的提升与转化,但它们终会过去。在内心觉醒这件事上,并没有永远维持开悟这种一劳永逸的事情。在我们身上发生的悟境并非如此。

大部分灵修的故事都只描述修行者那灵光乍现的片刻与开悟,且点到为止。如果我们追问接下来的光景呢?当禅修大师回家去跟老婆和孩子一起生活时,会发生什么事?基督教神秘主义者是怎么逛街的?经历过狂喜之后的生命是什么样的滋味?我们该如何把自己的开悟经验融入生活,保持一颗完整的心看世界?” (杰克·康菲尔德:《狂喜之后——踏上内心的探险之旅》,周和君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

杰克·康菲尔德关于“开悟”举了不少例子,他并不囿于一种宗教:

“最简单、基本的神秘体验,似乎是对某个偶然扫过心头的格言或公式其意义的彻悟之感。我们惊叹:‘我这辈子一直听到这个,但到现在才明了其全部的意义。’路德说:当我听到一位僧侣反复诵念信经(Creed)中的‘我信罪恶的赦免’时,突然对《圣经》有一种全新的理解,我马上仿佛重生了,就好像发现天堂之门大敞一样。——这种深刻意义的感受并不限于理性的命题。当心境调整正确时,单词、词语的组合、光线对陆地和海洋所造成的光景,以及香气和乐声,都会激发这样的感受。”

(杰克·康菲尔德:《狂喜之后——踏上内心的探险之旅》,周和君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杰克·康菲尔德描写的这些状态是难得可贵的,如果能够经常,或者至少多次如此,应该看成是大我实现需要占优势了。

“灵修生活所面对的真正挑战不是在深山隐僻处,或意识进入超凡状态;真正的挑战就在当下。它要求我们怀抱着一颗睿智而充满尊敬和慈悲的心,以欢喜之情迎接生命中遭遇的万事万物。我们能同时向美善和苦难致敬,向我们内心的纠葛和困惑,向我们的恐惧以及世界诸多的不公义致敬。” (杰克·康菲尔德:《狂喜之后——踏上内心的探险之旅》,周和君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如果生活的每一个当下我们都没有任何纠葛与困惑,没有任何负面情绪,或者都是一种超凡入圣的状态,或者都在开悟,那就等于没有开悟了。

杰克·康菲尔德精彩地论述了开悟之后的问题:

“通常,我们对悟道者的印象是他们一旦开悟就从此幸福快乐,但如果我们想对这故事追根究底呢?

几个月之后,所有悟道的狂喜都化为沮丧之情,连我的工作也出现严重错误。我和小孩以及家人的相处也不断出状况。噢,我的教学情形还不错。我讲的课很精彩,但你若问我太太,她就会告诉你我变得愈来愈暴躁和没耐心。我了解这份伟大的灵性洞见是真理,它存在于人生表象之下,但我也明白人生没有因悟道而产生任何改变。老实说,我的心智和个性跟以前几无差异,我的感官知觉也一如往昔,或许反而更糟了,因为如今我的感官更敏锐。虽然我得以体验这些宇宙大奥秘,但我仍然仰赖心理治疗来协助我弄清楚日常生活中所犯的一些错误,并记取凡人生活的各种教训。”   (杰克·康菲尔德:《狂喜之后——踏上内心的探险之旅》,周和君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页。)

“一旦开悟就从此幸福快乐”,或者“从此就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些都是一般人的思维方式。

在回到现实关系之后,变成这样,说明还没有踏实成长。或者说,这是缺乏通心的成长,只讲主体性的成长,没有涉及“主体间性”的变化。

杰克·康菲尔德指出:“只碰触到心灵觉醒的领域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找出实践之道,让悟道的精神真实体现于生活中。许多经文都提到圆满开悟,但在我们认识的西方大师和老师当中,这类大圆满情况并不多见。在开悟之际体验的大智慧、慈悲心和了悟真相的大自在和大解脱,常夹杂着恐惧、困惑、精神官能症以及内心挣扎等状况,这些情绪会交替出现。大部分老师都同意这项事实。”

(杰克·康菲尔德:《狂喜之后——踏上内心的探险之旅》,周和君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页。)

从全人需要层次论看,之所以如此:“在开悟之际体验的大智慧、慈悲心和了悟真相的大自在和大解脱,常夹杂着恐惧、困惑、精神官能症以及内心挣扎等状况,这些情绪会交替出现。”这是因为开悟仅仅意味着自我超越需要和大我实现需要的一时满足而已,并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状态。而一个人在低级需要尚未足够满足,能量级别还不够高的情况下,开悟的出现也是有可能的。

“东方有许多受人敬重的高僧大德都说过,自己仍是求道的学生,总是在错误中学习。就连禅学大师铃木大拙也不敢自夸已经悟道。铃木大师反而说,‘严格来说,世上没有开悟之人,有的只是开悟的活动。’这句不凡的话告诉我们开悟本身无法被拥有,它只是存在于当下那稍纵即逝的自由。”

(杰克·康菲尔德:《狂喜之后——踏上内心的探险之旅》,周和君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

从全人需要层次理论看,这些大德以及铃木大拙的说法,乃是强调了在大我实现需要占优势的情况之下,人们的那些更低的需要仍然是需要满足的,有时候甚至会暂时处于优势。


全 人 心 理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