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丧失童心!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丧失童心! 人生的最大遗憾,是活不出自己的最佳状态。人在环境中生活,必须适应环境,但也必须觉察,有没有过度?如果过度了,就麻烦了。 有一种常见的过分的“善适应”状态。毫无疑问,适应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但正是由于适应的重要性,使一些人忘记了适应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人适应环境的目的是为了成长。在现实中,不难看到这样的人,他们过多地把精力消耗在人际关系中,一味地讲究适应,而不是创造性地影响环境。他们在人际关系的周旋中,丧失了个性。一些被称为“老油条”、“老滑头”的人,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们津津乐道于拉关系、钻空子,却又不愿意承担责任,更谈不上使命感。他们也许长袖善舞,精于世道,自以为是,实际上却仍然没有活出自己的最佳状态……还有一些人缺乏骨气,完全被人际关系所支配,没有独立人格的人,表面上活得顺当,也应该属于这种状态。 缺乏好奇心、求知欲。对于有关人生意义、宇宙真谛等问题没有兴趣。这种人常常借口讲求实际,甚至强调要“接地气”,说“不谈虚的”。如果你想谈这些话题,他们可能会问:“关心这些有什么用啊?”或者说:“我没有悟性,那是哲学家的事情……”。这些人的误区在于自己给自己设立限制。如果你提出一个兴致勃勃的计划,他们常常给你泼凉水:“那有什么用啊!”他们对“高峰体验”、“灵感体验”等概念没有什么感觉,对神秘现象、神秘体验等也没有什么兴趣。对于所有这些现象,他们抱一种封闭的心态,甚至只是简单贴上“幻觉”、“不科学”、“伪科学”、“魔术”等标签。或者只是公式般地简单强调:“这不科学!”、“这不符合唯物主义!”、“这不符合什么、什么……”他们的弊病,关键是丧失了“童心”和“好奇心”。马斯洛对于这些情况有两个概念来概括:一个是“低俗化”,一个是“约拿情结”。所谓“低俗化”,是指把高级的神圣的东西还原为低级的平庸的东西。人的需要的满足不是向上发展,而是停留在较低的阶段,让需要的满足横向发展。所谓“约拿情结”是指逃避神圣、崇高的一种倾向。(参阅《全人心理学丛书》之《与先知通心》,该书有详细的对“约拿情结”的介绍和讨论。)这样一些人的人生至少缺乏意义感、丰富感。 对于美、艺术、大自然等感觉迟钝,体会不到美感,或者感觉十分淡漠。这一条看起来似乎要求太高,其实,所谓觉得“太高”,只是没有认识到甚至隔离了自己的潜能而已。人能达到的高度和丰富程度本来就是难以估量的,甚至是无穷无尽的。至于艺术创作和写诗,我们常常会听见人嘀咕:“我没有这个细胞,那是艺术家和诗人的事情。”“我这个人追求实实在在,不搞这些空的。”这些说法,都是一种遁词,是一种自我设限和贬低。其实每个人都有创造艺术和写诗的潜能,开发出这些潜能,人生就会多一些意义感、丰富感,这与当不当艺术家、诗人不是一回事情。就算不能够创造艺术、写诗,当面对美的事物的时候,至少也要有诗意,乐于欣赏。这种人甚至对旅游都兴趣淡漠,或者即使偶然旅游,却不能够欣赏大自然,至少深度地欣赏大自然。他们如果到了什么名胜古迹,一般就像完成了一个什么任务而已,谈不上尽兴而归,也谈不上什么超越性的体验以及高峰体验。要改变这些情况,人生才会有意义感、丰富感。而改变,就意味着让大自然、名胜古迹的大能量,激发出自己的诗意和创造力…… |